“三伏进补”应重滋阴补气

2014-11-22  3924  来源:网络 

中医理论认为,人体五脏的生理活动,必须适应四时阴阳的变化,才能与外界环境保持协调平衡。三伏期间是一年中最热的时节,暑邪极易耗气伤津,使人正气不足,从而引发各种虚症。根据中医“虚则补之”的原则,适当合理地进补可以提高体质。而“三伏进补”和人们熟知的“冬令进补”有所不同。简单来说,冬季以补阳为主,夏季以护阴为主;冬令进补多选择滋腻的膏方,而夏季宜选择清淡的草木类中药。

中医强调因人而异,因此“三伏进补”要分清虚实、对症补益,最好在医生指导下进行,随意进补可能会加重人体损耗、“火上浇油”。伏天进补主要在于“补气”和“滋阴”,日常饮食中,扁豆、山药以及豆类都能起到健脾补气的作用,而木耳、百合、枫斗则能补阴。气虚者可选用补中益气丸、人参健脾丸、玉屏风散等。气阴两虚者可选用西洋参蜂王浆、人参银品、生脉饮等。

对于出现“疰夏”的人群而言,可以把食补和药补结合起来。适宜夏季进补的食物有绿豆、百合、白木耳、甲鱼、黄鳝等;药补可选择人参、枫斗、冬虫夏草、鳖甲、黄芪等。平时还要注意营养,每天保证足够的蛋白质,并适当补充盐分。夏天人们的气血旺盛于外,体表毛孔张开,代谢加快,出汗较多,会导致口渴尿少,所以一定要注意多喝水。

三伏天还要防“冷”,脾胃为后天之本、气血生化之源,而脾胃喜暖恶寒,所以,即使在三伏天也不能一味贪凉。吹空调过猛或吃冷饮过多容易导致腹痛胃痛,并伴有恶心、呕吐清水、大便溏泻、四肢酸痛等表现。此时可以服用些散寒暖胃之品,比如藿香正气丸、纯阳正气丸等都能缓解这些症状。俗话说,冬吃萝卜夏吃姜。对寒性体质的人而言,经常喝一些生姜红枣汤是不错的调补方法。

除药补和食补外,“三伏进补”还应注重“神补”,即重视精神调养。为了促进机体疲劳的恢复,中午可适当午睡,时间以15分钟至1小时为宜。暑气入心,易使心火旺盛,使人烦躁不安、焦急好怒,而情绪波动正是夏日养生之大忌。因而在三伏酷暑时节,更要保持心情的平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