麻黄

2014-12-09  4674  来源:常用中药 

麻 黄《本经》

来源 为麻黄科植物草麻黄Ephedra sinica Stapf的草质茎。

草麻黄

 

植物形态 草本状小灌木,高20~40cm。木质茎短,常匍匐;草质茎绿色,长圆柱形。直立,节明显,节间长2~6cm,直径约2mm,有不明显的细纵槽纹。鳞叶膜质鞘状,长3~4mm,下部约1/2合和生,上部2(3)裂,裂片三角状披针形,先端渐尖,常向外反曲。雌雄异株,雄球花3~5聚成复穗状,顶生;雌球花宽卵形,多单生枝端,雌球花成熟时苞片增大,肉质,红色,成浆果状。种子2,卵形。花期5~6月。种子成熟期7~8月。

生于河床、河滩、干草原、固定砂丘。主产河北、山西、新疆、内蒙古。

 

麻黄及饮片

 

采制 秋季采割绿色的草质茎,晒干。

 

饮片 长1.5cm左右的横切段,黄绿色断面略呈纤维性,外圈绿黄色,中央髓部暗红棕色。炼蜜后为蜜炙麻黄,深黄色,显粘性,味微甜。

性味归经 辛、微苦,温。归肺、膀胱经。

功效应用1.发汗解表:用于风寒感冒。本品味辛发散,性温散寒,主入肺与膀胱经,功能开腠理,透毛窍,发汗解表以散风寒,为辛温解表峻品,故多用于外感风寒,恶寒无汗,发热头痛,脉浮而紧的感冒重证,即风寒表实证,每与桂枝相须为用,如麻黄汤。

2.宣肺平喘:用于咳嗽气喘。本品辛散苦泄,温通宣畅,入肺经,外能发散风寒,内能开宣肺气,有良好的宣肺平喘之功,适用于风寒外束,肺气壅遏的喘咳实证,常配伍杏仁、甘草同用,如三拗汤。此外,本品配伍细辛、干姜、半夏等,还可治寒痰停饮,咳嗽气喘,痰多清稀,如小青龙汤。若肺热壅盛,高热喘急者,每与石膏、杏仁、甘草配用,以清肺平喘,如麻杏石甘汤。

3.利水消肿:用于风水水肿。本品上开肺气,下输膀胱,为宣肺利尿之要药。对风邪袭表,肺失宣降的水肿、小便不利兼有表证的风水证,每与甘草同用,即“甘草麻黄汤”;若兼见内热及脾虚者,可配伍石膏、生姜、甘草及白术等药。此外,取麻黄散寒通滞作用,用治风寒痹证,阴疽,痰核。

用法用量 煎服, 3~10g。发汗解表宜生用,止咳平喘多炙用。

使用注意 本品发散力强,凡表虚自汗、阴虚盗汗及虚喘均当慎用。

《本经》:“主中风,伤寒头痛,温疟,发表出汗,去邪热气,止咳逆上气,除寒热,破藢坚积聚。”

化学成分 本品含1-麻黄碱(I-ephedrine)、d-伪麻黄碱(d-pseu-doephedrine)、I-N-甲基麻黄碱、d-N-甲基伪麻黄碱、1-去甲麻黄碱(I-norephedrine)、d-去甲伪麻黄碱,并含麻黄恶嗪(2,3,5,6-tetramethylpyrazine)、苄甲胺等。

药理 麻黄挥发油有发汗作用,麻黄碱能使处于高温环境中的人汗腺分泌增多增快。麻黄挥发油乳剂有解热作用。麻黄碱和伪麻黄碱均有缓解支气管平滑肌痉挛的作用。伤麻黄碱有明显的利尿作用。麻黄碱能兴奋心脏,收缩血管,升高血压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明显的兴奋作用,可引起兴奋、失眠、不安。挥发油对流感病毒有抑制作用。  

相关:木贼麻黄,麻黄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