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的人,肠子容易激动

2015-01-02  2803  来源: 


有的人,情绪容易激动。这不是病,嬉笑怒骂,人之天性。

有的人,肠子容易激动。这就是病了。肠子还会激动吗?会的。在医学上,这叫“肠易激综合征”,这个名字,谁也看不懂,于是,有的医生就给病人解释为“肠子容易激动”。这个解释太好了,生动有趣,通俗易懂。但愿所有的医生把所有的医学术语都解释为通俗的话语,让病人一听就懂,等你们为了评职称而写论文的时候再用专业术语吧。

肠子激动,表现为腹痛、腹胀,外加便秘或者腹泻,也有便秘、腹泻交替的,好比肠子一会儿哭、一会儿笑。患者都会以为自己吃了不洁的食物,感染了细菌,或者以为有炎症、有溃疡。但是检查结果表明,你的肠子在生理上没有毛病,医生会对你说,你不是“器质性疾病”,你是“功能性疾病”,肠子的功能发生了变化。在门诊上,肚子难受、大便不正常的患者,有一半属于“肠易激综合征”。

大多数消化内科医生都会给你对症治疗:腹痛是因为肠痉挛,有缓解痉挛的药;腹胀是因为肠里有气体,有通气的药,让你放放屁;腹泻给你止泻的药;便秘给你通便的药。这也能治住,但是治标不治本,过不久你的肠子又激动了。

除了上述对症治疗,有的医生再加上对因治疗。因在神经,因在精神。人的神经分为“动物神经”和“植物神经”,动物神经支配肢体运动,植物神经支配内脏运动,肠子的蠕动就归植物神经支配。从神经角度看,“肠易激综合征”是因为植物神经紊乱,或叫神经官能症,所以医生要给你使用调节植物神经的药。植物神经从大脑发出,大脑的活动会影响植物神经,导致内脏不舒服。大脑的活动产生意志和精神。意志不能影响内脏,你的意志想让心脏跳慢一点、胃收缩快一点、肠子蠕动快一点,都不可能;精神却可以影响内脏,精神抑郁的人,常常感到自己有心脏病、胃病等等,实则没有,但是精神抑郁却可以实实在在地导致“肠易激综合征”,所以医生要给你使用调解精神抑郁的药。

肠道微生态学者认为,“肠易激综合征”之因还在于细菌,这有国内外20年来大量实验为证。

1.小肠细菌过度生长。“过度生长”,医学书上都这么说,这不是说细菌长得个大,而是细菌繁殖数量过多。正常人,小肠细菌很少,大肠细菌很多。小肠里不管是好细菌还是坏细菌都不能多,多了就致病。

2.大肠产气细菌过多。产气细菌通过发酵食物而产气,产气多了就腹胀。

3.肠道菌群改变。有的实验证明大肠杆菌与乳杆菌(有益菌)都减少了;有的实验证明大肠杆菌增加了,双歧杆菌减少了;有的实验证明大肠杆菌增加了,而双歧杆菌未减少;有的实验证明腹泻型的“肠易激综合征”有益菌减少了;有的实验证明便秘型的“肠易激综合征”有害菌增加了。总之,实验结果大同小异。有害菌增加,有益菌没减少,其实是相对减少,有害菌还是占优势。

根据实验结果,进行对因治疗:

1.小肠细菌过度生长,需要用抗生素抑制细菌过度生长。

2.大肠产气细菌过多,其实也属于肠道菌群改变,也需要补充有益菌。有益菌有多种,如双歧杆菌、乳杆菌、嗜酸乳杆菌等等,不管补充哪一种,效果都很好,有效率都在80%以上。如果几种有益菌联合使用,比单独使用的效果还要好一些。

肠道微生态学者还认为,“肠易激综合征”与病菌感染的急性肠胃炎有一定关系,与大量使用抗生素也有一定关系。有实验表明:急性肠胃炎患者治愈以后,一两年内又患“肠易激综合征”的占到百分之几,而正常人群发生“肠易激综合征”的只有百分之零点几。还有实验表明:对肠胃炎使用抗生素,以后发生“肠易激综合征”的接近10%,对肠胃炎不使用抗生素,以后发生“肠易激综合征”的不到3%。综合分析:病菌感染致肠胃炎,有害菌占优势;抗生素治疗肠胃炎,有益菌被杀灭的更多;归根结底,还是与肠道菌群变化有关。

□杨青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