章节10急性黄疸型甲型病毒性肝炎病案

2014-12-17  3605  来源:张云鹏内科经验集 

章节 10 急性黄疸型甲型病毒性肝炎病案

急性黄疸型甲型病毒性肝炎病案
居某,男,70岁,门诊号3063。
1995年2月23日初诊。
主诉:纳谷不佳,乏力,小溲色黄2周。
病史:肝炎病史36年,曾发作过3次。近2周来,纳呆乏力,肝区疼痛,目黄腹胀,皮肤瘙痒,大便不通,2~3日一行,小溲色黄。
舌诊:舌质微红,苔薄白。
脉象:弦细。
检查:巩膜黄染。
实验室检查:2月22日血:总胆红素28.1mmol/L,丙氨酸氨基转移酶129IU/L。
西医诊断:急性黄疸型甲型病毒性肝炎。
中医诊断:黄疸。
辨证分析:疫毒内伏,肝胆湿热,腑气不行。
治疗原则:清热解毒,利胆泄热,解毒通腑。
处方用药:黄芩10g、山栀10g、虎杖15g、郁金10g、赤芍20g、白花蛇舌草30g、丹参15g、六月雪30g、垂盆草30g、败酱草30g、生大黄10g(后下)、元明粉10g(冲服)、胡黄连6g、生米仁30g。每13 1剂。并嘱咐方中生大黄与元明粉,自行酌情处理,大便保持在每日2~4次,质稀薄即可。
随访:药后1剂,病员来电告知,大便13行10余次,但精神尚振,嘱继续按医嘱服药,不必惊慌。连服14剂。
3月9日复诊:腹部舒松,肝区不痛,皮肤不痒,精神振作,大便13有3次,质稀,小便不黄,舌质微红,舌苔薄白,脉弦细,但弦象改善。3月7 13复查,肝功能总胆红素、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均降至正常。遂于原方中去生大黄、元明粉,加陈皮lOg,再服14剂。3月22日,再次复查肝功能结果全部正常。
按:胆为“中清之腑”,内藏胆汁,若湿热郁蒸,热毒内盛则气机壅滞,影响胆腑的通降,致使胆汁横溢,则可出现黄疸。治疗之法,遵“六腑以通为用”的原则,选用利胆攻下法,方中黄芩、山栀、虎杖清热利湿退黄;郁金、赤芍、丹参行气活血利胆;白花蛇舌草、垂盆草、六月雪清热解毒降酶;败酱草、生米仁以清热祛瘀利水;胡黄连独人血分,善除湿热;生大黄、元明粉通腑泄热,促进胆汁分泌和排泄。凡黄疸者,赤芍、胡黄连、生大黄、元明粉为常用之药,属利胆攻下法范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