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二十八)天疱疮

2015-10-24  1336  来源:近现代名医验案类编 

(二十八)天疱疮

郑××,男,58岁。初诊日期:1977年7月18日。患者半年前先从躯干发生散在水疱,以后逐渐增多,大小不等,破后流 水,久不愈合,自觉微痒,以后发展到四肢,迅即扩散到全身。曾在××医院诊为“寻常性天疱疮”给以“强的松”治疗,每日量30毫克,病情未能控制,后强的松每日量加到60毫克,病情稍有好转。但时轻时重,偶有新疱发生,延续数月,遂来我院治疗,来院时躯干、四肢仍有散在少数水疱及糜烂面,强的松每日量仍为60毫克。检查:一般情况尚好,体壮,面孔呈满月形,全身皮肤散在少数黄豆至蚕豆大的水疱,疱膜松弛,尼可氏征阳性,并见胸背部有多块指盖至五分钱硬币大的糜烂面,基底潮红,部分融合成片状,表面结有污灰色痂皮,口腔无损害,不发烧。苔白 腻,脉弦滑微数。辨证:素有蕴湿,郁久化热(西医诊断:寻常性天疱疮)。治法:健脾除湿清热。方药:苡仁31克生扁豆15克生芡实12克冬瓜皮7克冬瓜仁7克六一散、川萆薢、绿豆衣、干地黄各31克莲子心12克苦参9克龙葵9克车前子、草各15克局部治疗:祛湿散(方附后)100克,六一散100克,龟板散30克外扑。甘草油(方附后)清洁用。

8月8日:前方进10剂,病情较前好转,但仍有新发水疱,便干。舌苔白兼腻,脉弦滑。仍用前法加减:加入大黄9克,桃仁3克,野菊花15克,连翘9克,白藓皮31克;去生芡实、干地黄、苦参、龙葵、 六一散,再进10剂。强的松仍维持每日量60毫克。

8月25日,皮损较前干燥,仍有少量新疱,大便已调,一般情况好,强的松每日量60毫克,舌苔白兼腻,脉弦微缓,前方不变,再进10剂。

10月20日:病情稳定,未见新发疱疹,强的松每日量已减至15毫克,舌苔白,脉缓,改服丸药调理。除湿丸:每日6克。白术膏:每日一匙。参茸卫生丸:每日1/3丸。本例共服汤药60剂,历时92天。附方:(1)法湿散:大黄面30克黄芩面30克寒水石面30克青黛面3克②甘草油:甘草10克植物油100毫升,甘草浸入植物油内一昼夜,文火炸至焦黄,离火 滤过,去渣备用。(3)白术散:单味白术炼蜜成膏。(《北京市老中医经验选编》赵炳南治案,张志礼等整理)

【评按】天疱疮以其疮形如水疱,皮薄而泽,发病又与天行时气(多为风热暑湿之邪)有关,故名。其发病内因多属心火,脾湿蕴蒸,常发于儿童。此案的治疗不论内服外治,均着重于除湿清热。但在治疗后期则适当照顾脾肾,培补先天、后天,有利于成人患者疔效的巩固。

  • 关联搜索